Monday, June 17, 2013

香港不再大代表


《中國合伙人》:卡垃OK唱廣東歌

恭喜發財、飲茶、功夫等詞語,在一般英語大都會中,都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字,報紙引用出來也不再需要特別注釋。

二十年前,最名揚四海的當代中國人除了毛澤東,就是李小龍和成龍 (後起之秀可能是鄧小平)。老外機票加四、五天酒店的香港遊,到過赤柱、山頂、香港仔畫舫;再到尖沙咀買「便宜」相機、Walkman,回國後就可跟鄰居 Mr & Mrs. Jones 誇口說看過中國了。

這就是香港的成就。在過去半世紀以來,香港成為了中國文化、生活方式上的代言人。

《中國合伙人》中,九十年代的大陸海外留學生,空閑時看的是周潤發的《英雄本色》,北京人到卡拉OK用廣東話唱 Beyond 的樂與怒。這是香港人的驕傲。

可是,當大國崛起後,代言人身分不再了。香港的經濟地位、專業知識還剩點戰斗力,但文化角色就被邊沿化了。

《中國合伙人》創作班子是香港人,但作品的消費對象是大陸人。周星馳的「無里頭」孕育在香港,現在卻重新調味出口到大陸。Tarantino 偷師不少七、八十午年代港產刀劍片和後期的槍戰黑幫片。今天為了大陸市場,竟要「自殘」電影作品。當年出入是洋人、高級華人的名牌店,今天的售貨員最欣勤款待的顧客是「更高級華人」。

香港人頓失大代表資格,失望與憤慨是可以理解的,但伸延至沙文和仇「外」就很不健康了。回望一下歷史,大代表的出現,多少是基於 Righ time, right place。是大國的鎖國與自廢武功,歷史給南方這小島的兩代人一點寵幸,今天大紅燈籠掛回北京、上海。昨日河東,今日河西。

文化商品的成就,還建基於香港人的努力,至於風俗習慣,就真有些美麗的誤會。曾聽過不少朋友在洋人面前介紹中國的民風習俗,其實只是香港,或甚是南方的地區特色。譬如飲茶、吃白米、嫁娶的型式。當然,朋友在表現「民族的驕傲」時,我是不便指正的。

中國地域之廣,東西南北包括多少不同種族?氣候、飲食、方言千變萬化,怎會香港的就代表中國的。單就是叫香港人喝羊奶做早餐,看有多少人受得了。一個我認為最典型的例子,是海外唐人埠的中餐館。從前只有飲茶的茶樓,和賣星洲沒有的星洲米;蒙古未聽聞的蒙古炒牛的港式餐館。但近這十年,上海菜、川菜、重慶火鍋、餃子店和不同的台灣麵條、甜品店等,都不再讓廣東餐專美。吃了幾十年中華料理的老外,原來是「上當」了。等如,有電影痴洋朋友,早年看過不少港產英雄片,問我香港的黑幫是否如此槍炮橫行。

曾經看過聯合國科技文教組織的研究,說過去五十年有多少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化消失掉(詳情忘記了)。對做考古和民族學研究的人會覺得可惜,但這種歷史的轉向,是螳螂無法力挽的。我已算是個好讀的人,而在看《雪花與秘扇》(很差勁的小說)前,竟從未聽過有「女書」這東西。這種文字幾近湮滅,是否值得大家掉淚呢?如果沒有秦丞相李斯統一文字,今天莘莘學子要學的可能不只兩文三語了。

文化是有自身生命力的東西,它是在不停的演變,可能變到一個你不喜歡的方向。譬如在音樂上,我九成時間聽古典音樂,但我不能否認那些「靡靡之音」流行音樂的普及性、市場能力和社會影響力。香港長時間面向西方,從而吸收了不少荷里活、搖滾樂文化,早年還有不少八股衛道之士為文攻擊。今天,她面對人口龐大,近在咫尺,經濟力強的中國大陸,文化逐漸「被融合」顯然是娘要嫁人的事實。


3 comments:

  1. 可能"輸打贏要"就是香港人一般心態...
    我最近也看完"鄧小平時代"...也想寫一點分享,也會提及您的網誌,希望您不介意吧...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