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女兒還小的時侯,經常和她一起看不少 BBC 式歷史、地理、生態紀錄片。有幾次和她討論起澳洲的地理地位,我都說澳洲是我認識中最好的國家。並非是要灌輸她愛國情操 (我是個認為國家/民族觀念早應淘汰的人),只是客觀的評價。
我用她的理解能力範疇說,澳洲沒有火山;不在地震帶;又沒有核電廠;地大而資源豐富。相對印尼(當時的新聞)沒有宗教衝突,沒有游擊內戰;政府制度/福利不錯;雖然欠缺最先進、最潮流的東西,但生活可以是和平、穩定。
早幾天發現《經濟學人》的調查,指出澳洲仍全球第二個最合投胎 (正式名稱是:2013年最佳嬰兒誕生國家)的地方,只能嘆息吾生也早,不若女兒幸運,沒再多幾年享用。
似乎,歡喜舞文弄墨的海外的華人,沒有多少能欣賞其新居地的新生活。一方面嘲笑現地吃的、職業上的、生活習慣的什么也不及原居地,老外愚拙如老鄉。尤其是香港人,一項最簡單的指標:百貨公司晚上收市 (或周日關門) 早過香港的,便是較香港落后的地區。
雖然新一輩移民一般都懂英語,入職主流公司,經濟上亦算寬裕,但心態上其實和上一輩「跑金山」,老躲在某某同鄉會的差不多,只不過他們的「同鄉會」是四壁家中,關上門來,裡面就絕對是個「小中國」。
其實,每地的每一項優/缺點,都如錢幣有兩面一樣,關係緊貼。百貨公司早收市,是人民較著重家庭生活,和政策關注工人福利;澳洲稅重,是醫療、退休、和失業救濟較完善;火車效率低是網絡繁密、又多萬噸貨運車摧踐路軋;零售價格昂貴,是每商店服務的客戶人數,可能不及香港的萬分之一。這又等如想擁有美式槍械自由,就不會有新加坡式和平寧靜。香港的很多經濟優勢,都是建基於棺材式的居住環境。
看過我先前博文的朋友,知道我參加了某單車會。最近我又參與了另一 Trail Running Club。與華人朋友談起,他們第一條問題是:多不多華人會員?我只說沒有。然后心中笑問他們,有多少中年以上華人移民喜愛單車、跑山運動?「委屈」於海外的,肯到公園伸伸手腳的已不錯了。其次,老外的Clubs,當然「不會」有華人會員。
《經濟學人》要談的不單是經濟因素,而是生活質素 (quality-of-life index)。至少,要享受戶外生活,已移民英、美、加、澳的,要比香港強上千倍。而你眼中的棟樑,可能是市埸上買到到游水鯇魚?
有人「立志」來生不做中國人。其實,有志者今生也不用做中國人-----移民可也。《經濟學人》說首選是瑞士,次選來澳洲找我交個朋友也不錯吧。不過,我相信口中不停嚷著來生不做中國人的,若在地府跟閻羅皇討價還價時,絕大多數還是要投胎重做中國人的。
只因他們太愛國了。他們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化------中國乃天下之正中;千年歷史;萬國來朝,任何其他文化都只是野蠻洪荒。即便移了民也只算是龜縮,而沒有歸屬。
《經濟學人》原文:
The Lottery of Life: Where to be born in 2013
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國家觀念, 天下為家, 很多的歧視誤解都可以消弭, 當然這只是遙遠不可實現的 Utopia.
ReplyDelete身邊朋友認識的澳洲人都多存在種族意識, 特別有對華人排斥的問題, 之前在澳旅居半年時都見車廂有很多 "No Discrimination" 的標語, 未知現在情況可有大改善?
其實愛中國真的沒問題, 其文學經典, 其佳餚茶藝, 很多文化層面都有價值, 只是在人權自由上真的太落後...
1,文化不融合很多時會被認為是種族歧視,有機會會詳談
ReplyDelete2,剛果人可迷戀中國文化,中國人可欣賞巴西風俗,只是個人喜好。太自我沙文主義,導至千年歷史充滿种族宗教仇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