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September 26, 2011

巨流河:隔靴的民族苦難




我認為傳記有两種。其一是名人 (歌星、電影明星、大富豪) 做主角。若果你是他/她的「粉絲」必然也是其讀者。至於刋物的水平並非消費者的着眼點,最重要是資料詳盡,主角有否割盲腸炎最好也有披露。

Justin Bieber 也有傳記,青春痘年華就出傳記,這是名人傳記的表表者矣。至於華文代表相信非「大美人」林青霞莫屬。据報導今年的香港書展,「中國最美麗的女人」的現埸演講會,比「中國寫最好白話文」的李敖還要熱鬧。

齊邦媛的傳記「巨流河」顯然不屬於前者,至少在此書出版前,我未聞她的名字,當然不会是她的「粉絲」。第二種傳記,是借主角的經歷和感想而「反映/見証時代」。

「巨流河」我只讀了一半,由細讀变成最后的一目十行。因為讀的是 PDF 電子版,很難跳章而讀,最后只得放棄 (六百多頁的大部頭)。有否以偏蓋全有侍有耐性讀畢全書的人給我耳光。

如果你喜歡讀完一些書評才決定買書的,先告訢你一些背景資料。齊邦媛父親是國民黨元老,黨軍人面廣泛,齊邦媛本人師承不少新文化運動的祖師,文藝界中的朋輩,以及她教鞭下的成名門生上百上千,由他們或有關人士來評介,雞蛋內「肯定」沒有骨頭。

前半部大約就是作者在大陸的成長和初到台灣階段。齊父是富户出身,能負汲日本和德國留学。齊悲惨的生活開始於九一八而至八年抗戰。由於烽火時代的因素,生活的飄离,命運的殘酷,生命的脆弱等,作者都有詳實描寫並且相當感人。我通常甚少興趣閱讀「民族苦難」的作品,但相信有關的感人作品應該不少。

但令我難以完全投入的是作者「權貴階級」的背景。即使在最困難時期,作者在大后方還有機会上大學,雖並非豐衣足食,但仍沒有半天挨飢。危急時坐火船逃難,复員時有朋友飛機送回上海,戰事稍為緩和時周末去看電影。當然這不是她的錯只是她的幸福。我母親跟她年齡相若,可惜未曾正式上學,年幼時在日本軍刀揮舞下拾荒為生。相比之下齊邦媛的苦難就有點「請客吃飯」了。

齊邦媛大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代能上 (現代) 大學的人---而且是女的,只要熬過日本轟炸不死,那就比含着金鎖匙出生更勝一籌。由她來見証「民族苦難」似乎是有點隔靴罷。

不論你認為她「反映/見証時代」的功夫是高是低,其作用只見於「巨流河」前半部---那是民族的宏觀,后半講她遷台后如何由「零」開始,家族的重建,以及在學苑中的浮沉、爭執,那就有點林青霞式的名人微觀了。我不是她粉絲,那就不要怪我掩卷了。從目錄上看,她最后回到大陸重聚舊校友,大概再有些「宏觀」看頭吧。

書中齊邦媛多次表示只關心文藝立誓不碰政治,但她還是以具體經歷來表達了對共產主義和中共的厭惡。反之對國民党則無半字批評,連國民政府喪失了东北予「共匪」---她日夜思念的故鄉---她的結論只是政府「用人不當」。一直稱呼蔣介石為蔣委員長、蔣總統。迁台后,即使編審中的中文教科書,被強迫歸納「蔣公格言」之類文章,也只有微言而沒有疾呼。

齊邦媛在災難中的保護傘下成長,全賴父親擔任國民党骨幹的俸祿,食君之祿當然凡事保留吧,這也是軍人風骨。齊邦媛在我看來不是个太出色的作家,但實不失是个好女兒。

補白:剛看网上資料,大陸版在齊邦媛同意下删改 5% 出版!不知齊父在天之靈是否肯首?


Monday, September 19, 2011

「諳」太酷了






年纪大了感觉也隨之而变.

隅而怀旧情绪到来,抽出一些年轻时期曾經喜愛過的音樂來聽,為什麼感覺變化了很多。以前曾珍惜過的一張蘇苪精選集,近日重聽,竟發覺音樂太電子和單薄(與大聲無關)了。蘇苪的功力加上不少羅大佑的歌詞也搶救不及。

當年認為詩意央然的(鄭少秋唱的「江山美人」),後來卻發現是「鴛鴦蝴蝶」,又或唱者的功夫原來什為差勁,再不就是廉價音樂/樂隊破壞了歌曲的完美性。少年情懷可為一句歌詞愛上整首歌,為何上了年紀就這樣「要求高」。

其實聽音樂、歌曲求的不外乎自娛,開心又介意高/低檔?只是,近似於年紀大就失禁,這也是難於當事人控制的。

隨着我成長的流行英文歌,當然也有很多雜草, Boy meets girl, boy leaves girl 的小狗戀多的是,Duran Duran 或其他「冧女」 Boy Bands,再或者已成絕唱之的士高等,當年都紅极一時。不過音樂、歌詞、演奏俱佳的也還不少,諸如 Stones, Beatles, Simon & Garfunkel,  Eric Clapton, Joni Mitchell, Nirvana 等等。

幸好最近發現了夏韶聲的「諳」。我早些論及「發燒碟」時對他 A Change is Gonna Come 的英語發音有疑問,但中文的「諳」當然又別論。他重新編曲,重新唱「我成長中」的经典歌曲,就洗脫了很多我上面說過的缺點。至少夏的唱功到家,多數音樂重編成怨曲風格,也減低不少電子成份,那即使部份歌詞仍未合格,也可因為「感情作用」而加分,可聽度大增。

林子样的「追憶」原已很不錯但音响太電子,歌聲也太大 Echo。「諳」則加上了木結他,是真聲真樂器更能牽动真感情。

「童年時」暫時是我最喜歡的,怨曲化編曲加上凄冷的口琴聲,和延長了的純音樂部分,太酷了。

外國朋友完全沒興趣 Canton Pops, 但他朝有人問起,我也有不令我尷尬的東西介紹了。


Friday, September 9, 2011

亨利八世的非誠勿扰




在英語系社會,亨利八世與其六位妻子的故事家傳户曉的程度,我在中國文化上想不到有近似的例子。或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,光緒皇與珍妃吧,但也相距什遠 。亨利八世的故事遠至莎士比亞,近至荷李活,嚴肅/流行作品被重復說過何至千次。

David Starkey 寫了幾本 Tudors 的通俗歷史書,替 BBC 主持幾次英國皇庭歷史紀錄片,就成了千萬富翁。 Michael Hirst 編寫電影 Elizabeth 在 1998 差不多拿走了當年所有重要電影獎項。Hilary Mantel 的 Wolf Hall 也奪得 2009 的 Man Booker 獎。可見英語人對好的「亨利八世的故事」仍然樂此不疲,飽歺無厭。

我讀歷史只當娛樂,每逢有老學究質疑歷史電影的精確性,我都沒有興趣看。從部份評論看,英語觀眾並沒有爭論電視劇 The Tudors 的歷史觀,對此充滿血腥和色慾的作品,IMDB 評分是 8.1。

對英國歷史不太熟習的華人觀众,可能很難投入此劇,尤其佔了差不多一半篇幅的新/舊教爭端。「血腥」部分就來自亨利八世對傳统天主教徒的鎮壓 (差不多的宗教屠殺情節和血腥,可在另一得獎電影 La reine Margot 中看到,但那是法國的故事)。

「色慾」當然就是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和情婦們的故事。除了是床上打筋斗外,我覺得最有興趣是 Michael Hirst 特意將六位妻子,投射成六種不同類型的女伴,「老學究」可能要爭論,但我擁護 Hirst 的「創作牌照」。

Cathrine of Aragon:
尊從從一而終,即使全宮上下皆知皇帝千方百計要解除婚誓,仍堅持「我是上帝恩許他的合法妻子」。口口聲聲說我愛你,卻不懂得 Let go。最終難逃棄婦命運,含屈而終。

Anne Boleyn:
懂得利用肉體為籌碼,攻於心計而欠缺真愛。一旦男人醉心上釣,就變做標準「氣管炎」。香港或上海的小男人可能就範,可不是亨利八世,Boleyn 只好最終人頭落地。Hirst 不同意 Boleyn 出牆紅杏的說法,只塑造她婚后成為潑婦的型像。

Jane Seymour:
美丽而温順的小綿羊,柔弱的 Seymour 在產后去世,風流的亨利竟然痛心自閉好一段日子。他臨終囑咐,死后一定要葬在這位愛妻的身旁 (加上因為她為他旦下兒子)。

Anna of Cleves:
亨利八世認為她貌醜,結婚不出半年反約,並表示從未洞房。但長時間下來,發現她聰明而和善,夫妻做不住而成「好友」,並封為皇妹。

Cathrine Howard:
野性十七歲 (正史十五歲),但胸無墨水,也不懂世故。她在殺頭前表示不用禱告,說本來就很少禱告,上帝大概也不認識她。她給衰老中的亨利帶來年青而狂野的性愛,是每个中年男性的夢。可是當熱情過后,中年男性要求並不單是動物本能,另方面也難以滿足 Nymph 的胃口。皇后寂寞難忍,竟偷吃皇帝近身,最后當然又是頭臚搬家。

Cathrine Parr:
亨利最后的妻子,已婚两次。正史是卅一歲成皇后,但 Hirst 却起用四十過外的演員充當,是模擬「母性」和智慧形像。此角色不用任何裸露,也沒有床戲,她用心照顧亨利的長期腿患,也悉心栽培亨利的兒女。亨利出征時可安心交帶她成攝政。她本人則是首位英皇后為其宗教理念著書立說。

六位皇后 (當中也夾雜些情婦) 各具特色,設身而处亨利八世的位置,你会如何選擇。又或者你有非分之想,要求上帝將她們分坼重組,变成你心目中圓美的女人。

太乾淨的賽德克巴萊




看了五分鐘 Youtube 「賽德克巴萊」Seedig Bale 的官方預告片,总看不出其「史詩電影」的感覺 (只看了五分鐘)。思想了一陣子,發現是製作人忽略了電影中的「枝葉」部份。

似乎「認真」的電影製作人,通常只專注於其思想性,歷史性和剪接結构。諸如美術設計,服飾,配樂和燈光等都屬次要。

資料顯示
賽德克巴萊」是至今最貴成本的臺灣電影,可以肯定設計和縫製土著的服飾沒有成本的太大限制,但是看起來仍极不 Authetic,何解?它們太乾淨了,就像我太太堅持我的舊白T 恤也要洗熨貼服才能外出一樣。「白银帝國」是套頗差勁的電影,但其美指燈光和服飾則是一等一,給你看到時代和生活。水平不足的美術指導,在設計了服飾和道具后,就是不懂將它弄舊,就是這 Final-touch 看出真功夫。

華人觀眾可能給差勁的古裝電視劇塗毒了,連屠夫的太太、女兒也穿紅着綠。但那是給吃晚飯,腦細胞休息時看的。

我剛看完了近四十集的 The Tudors,宮廷人物當然俏麗衣華,但平民百姓的選角和化妝也不会苟且,身穿不單是「布衣」而且是 Rag,破和穢。樣貌則長短鬍鬢,或掉牙或半禿。這就是 Authetic,賽德克巴萊」的村民/日本軍人甲乙也俊俏得可擔主角。

看過我另一攝影 Blog 的可知我對低調攝影的偏好,賽德克巴萊」的取景和攝影機 Movements 頗佳,但就是掉進電視劇式的「世界光」。在此,差勁的「白银帝國」就強得多了。

太乾淨的衣飾、道具、燈光、人物,又如何探討歷史人性的陰暗面?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dWKz9N6oO0

Thursday, September 1, 2011

盛世還是「獻世」




看到前几期亚洲周刊報導,陳冠中的「盛世」出了英文版,當時正值閱讀中。

執起「盛世」其中一原因,是剛看完「黄禍」,碰到介紹說「盛世」也是政治預言小說,那就一不如二了。

而更大的原因是陳冠中的名字。

還是年青的時侯,看過一两本他的散文集,大都是從「號外」雜誌中編輯而出。我自幼生長於貧困而左傾家庭,一旦接触到陳的作品,談論到的是西歐新思潮,讀物,也介紹不少「小資產階級」趣味的電影,飲食或時飾,可知對我的衝擊力是不小的。那時我也剛開始在「年青人周報」投稿,「號外」的那帮作者都被祢為新文化人。

多年沒看陳的東西,也早忘了他的筆功如何,就憑上面的印象執起「盛世」..... 然后失望地放下。

由於故事主角的老師/記者/作家的身份与陳极為相近,讀者第一个印象就不是閱讀一个故事,而是看陳冠中本人的雜文,随想。主角「陳老師」就是陳冠中。

我看的「黄禍」是新版,剪裁了所有評論部份,是傳统說故事式的小說。可「盛世」除了一个可有可無的故事,實际上是一長篇的評論。

在此當然不打算說出故事的情節,但全書的結构,是在最末部份借某中共高幹的角色,解析他全新重建中國政制和經濟體系的理論根據。這部份佔了全書大約二至三成篇幅,我看了不到三分一實在捱不了。

那不是我同意他的觀點與否,而是有一种「被騙」的感覺。我想看是一个故事,一部令我感動或激發思考的小說,而不是「九十年代」式的評論。再者陳說故事的技巧也不什了了,第一身跳至第三身,說與評互混。當然他可辯說這是小說手法一种。至於人物,明顯是作者身邊的信手拈來,可以說是作者掌握了「最熟悉」的材料,但老實說,這也是中文小說的通病--欠缺資料研究。

陳冠中在「盛世」做了两件越俎代庖的事:(一)他不應染指寫小說;(二)他不應染指謀劃「建國大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