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治劇究竟能有多少觀眾?在美國本土電視有超過二億人口潛在市場,再加上海外英語,及非英語國家(很興奮看到 Netflix 明年登陸澳洲),即使非主流題材,若質素夠高,小版塊市場仍有力支持。有要求多一點的觀眾抱怨香港電視一臺獨大,做成節目保守少變。但在市場狹隘的環境下,don’t fix it if it ain’t broke 至少是無可厚非的營商手法。
看了第一集的《選戰》,很擔心它能吸引多少持續的觀眾。客觀形勢已幫了它一把,是「佔中」將群眾一下子政治化起來,對此類題材動員起潛在觀眾,做大了這塊餅。但吊詭的,可能隨著「佔中」掉進 anticlimax ending,人們會否對政治爭論產生(至少是短暫的)厭倦。況且,創作人驕傲地摒棄了「師奶」觀眾,究竟「師奶」佔了這塊餅的多少?
單以首集看,《選戰》似乎最大的弱點是欠缺愛情成份。在我縱觀不少流行或另類的電視劇,不論警匪、歷史、科幻、或恐怖,類型只是個支架,牽動人心的感情才能吸引最多的觀眾 come back for more。若以荷里活獨立制作再賣往電視臺的習慣看,《選戰》的 pilot 顯然有些虛弱。
在未見有感人的愛情前,一切都來得乾而硬。角色口口聲聲說「八百萬香港人」,我懷疑有多少政客真會掛此在口邊。編劇可能誤會政客鏡頭前的演說,和他們日常同僚間的對白。至於某角色是影射某政客,工運偏要在碼頭發生,仿似現實政論中的熱血口號等,除非是以相似現實來 sugar coating 觀眾外,若此只是暗示著編劇的懶散,則往下去的劇情能有多精彩?
電視台老板以「受害人」姿勢的演出;開台前碰上「雨傘運動」,都為電視台帶來不少免費宣傳。但能綁下觀眾的,最後只有節目質素。在單看碼頭工運的一節,工潮沒氣勢,碼頭 CEO 竟然連幕後政治交易也和盤托出,工人談判代表勝利結束工潮,也只如落雨收柴毫無氣氛。如果這是熱情和資金高漲時的效果,若今天再開拍新劇時會是如何光景?
我除了等待愛情情節,那候任特首交通意外身亡的陰謀,應是劇中 thriller 的元素,看來是與國內高層有關。這相信是極為熨手的山芋,它會否走《蘋果》強貶中國的路線,以迎合港人恐共情緒?若是,則電視臺本身又怎樣敲響大陸賣埠的算盤?
劇集精彩與否是很主觀,但市場上多一條電視新渠道,劇種能有多元化發展是天大好事(只是我對 「香港電視」的商業生存空間不敢樂觀。)更好的,是讓政治思想單純的香港人,對政治能有更多層次的理解。政治不是大學課堂上不同的政制與選舉機制的死物,也不僅是圖騰式的信仰,單是膜拜一句民主,屈膝一句普選。在現實中,要達成任何政治目標,不論是高尚,是務實還是私利的,計謀與手腕是必然的過程,而成功與失敗也是漫長的道路。汰弱留強下能長期勝利的政客便算是政治家了。
若要求一個白過白紙,擁有絕大多數民眾支持的領袖,推出的政策能帶領國家迅速進入大同的。相信這故事連迪士尼也沒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