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November 23, 2014

初看《選戰》






政治劇究竟能有多少觀眾?在美國本土電視有超過二億人口潛在市場,再加上海外英語,及非英語國家(很興奮看到 Netflix 明年登陸澳洲),即使非主流題材,若質素夠高,小版塊市場仍有力支持。有要求多一點的觀眾抱怨香港電視一臺獨大,做成節目保守少變。但在市場狹隘的環境下,don’t fix it if it ain’t broke 至少是無可厚非的營商手法。


看了第一集的《選戰》,很擔心它能吸引多少持續的觀眾。客觀形勢已幫了它一把,是「佔中」將群眾一下子政治化起來,對此類題材動員起潛在觀眾,做大了這塊餅。但吊詭的,可能隨著「佔中」掉進 anticlimax ending,人們會否對政治爭論產生(至少是短暫的)厭倦。況且,創作人驕傲地摒棄了「師奶」觀眾,究竟「師奶」佔了這塊餅的多少?


單以首集看,《選戰》似乎最大的弱點是欠缺愛情成份。在我縱觀不少流行或另類的電視劇,不論警匪、歷史、科幻、或恐怖,類型只是個支架,牽動人心的感情才能吸引最多的觀眾  come back for more。若以荷里活獨立制作再賣往電視臺的習慣看,《選戰》的 pilot 顯然有些虛弱。


在未見有感人的愛情前,一切都來得乾而硬。角色口口聲聲說「八百萬香港人」,我懷疑有多少政客真會掛此在口邊。編劇可能誤會政客鏡頭前的演說,和他們日常同僚間的對白。至於某角色是影射某政客,工運偏要在碼頭發生,仿似現實政論中的熱血口號等,除非是以相似現實來 sugar coating 觀眾外,若此只是暗示著編劇的懶散,則往下去的劇情能有多精彩?


電視台老板以「受害人」姿勢的演出;開台前碰上「雨傘運動」,都為電視台帶來不少免費宣傳。但能綁下觀眾的,最後只有節目質素。在單看碼頭工運的一節,工潮沒氣勢,碼頭 CEO 竟然連幕後政治交易也和盤托出,工人談判代表勝利結束工潮,也只如落雨收柴毫無氣氛。如果這是熱情和資金高漲時的效果,若今天再開拍新劇時會是如何光景?


我除了等待愛情情節,那候任特首交通意外身亡的陰謀,應是劇中 thriller 的元素,看來是與國內高層有關。這相信是極為熨手的山芋,它會否走《蘋果》強貶中國的路線,以迎合港人恐共情緒?若是,則電視臺本身又怎樣敲響大陸賣埠的算盤?


劇集精彩與否是很主觀,但市場上多一條電視新渠道,劇種能有多元化發展是天大好事(只是我對 「香港電視」的商業生存空間不敢樂觀。)更好的,是讓政治思想單純的香港人,對政治能有更多層次的理解。政治不是大學課堂上不同的政制與選舉機制的死物,也不僅是圖騰式的信仰,單是膜拜一句民主,屈膝一句普選。在現實中,要達成任何政治目標,不論是高尚,是務實還是私利的,計謀與手腕是必然的過程,而成功與失敗也是漫長的道路。汰弱留強下能長期勝利的政客便算是政治家了。

若要求一個白過白紙,擁有絕大多數民眾支持的領袖,推出的政策能帶領國家迅速進入大同的。相信這故事連迪士尼也沒興趣。



Thursday, November 20, 2014

重口味家庭劇 Transparent



看過有論者說香港電視劇中的家庭,只會說私生子和爭家產,我在離港後已沒有再看,難以置喙。回想起來,卅年前的 《家變》已有同性戀角色,雖然只沾皮毛,但已算相當前衛了。

荷里活電視劇大可分兩型,無線廣播和有線(現又再多了網路)收費。前者是大眾口味,還要顧及嚴謹的電檢尺度,後者可照顧冷門,偏門一點的口味,性與暴力的表現也能較為露骨。

最近剛看畢首季十集的重口味家庭劇 《Transparent》,簡直是將 dysfunctional family 的彊界極度伸延。「怪雞家庭」是荷里活滑稽劇的寵兒,早幾年電影有笑破肚皮 ,贏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的 《Little Miss Sunshine》,電視有處境劇 《Married with Children》, 卡通片有《The Simpsons》,然後有這幾年奪艾美獎無數的 《Modern Family》。MF 裡面有老夫娶少妻,男同志結婚領養越裔女兒等,在廣播電視上算是頗具挑戰性,尤其在近年共和黨保守勢力漸濃的社會氣氛。「怪雞家庭」在老幼咸宜的時段播放,雖然家庭成員有相互猜忌,大罵小鬧,但在半小時插科打暉後,仍會冰釋前嫌,愛與和平地收場。

《Transparent》 是 Amazon Studio 電視出品,是美國電視業進入戰國時代的產品。重口味家庭中,父親是離婚、退休教授,突然出櫃,向女兒表露戀女服癖。那既不是變性人,也不是同性戀,只是愛與同傾向的男人走在一起扮女人(當然其中有些是變性人)。

大女兒已婚並育一子一女。某日碰上往日女伴,舊情復熾而與丈夫鬧離婚。

兒子是音樂製作人,濫情無盡。最近給少女戀人懷孕,在一心安頓下來做父親時,女友才告知已墮胎了。往後又 flash back 他少年時竟與年齡相差不少的 baby sitter 偷吃禁果。在劇末時大驚發現竟因此有一剛成年的兒子。

小女兒學業成績不俗,可是卻只流連於各式肉慾關係,長期失業,依賴父親財務支持。劇末,她始發覺死黨女朋友是雙性戀,原來一直在她身邊等侯機緣。

全劇差不多各人都在各種不太正常的愛與慾中翻滾糾纏。畫面上雖有裸露,但演員都不是俊男俏女,而性愛舉止也不帶傳統的美感,所以雖有性愛但全無挑逗,並沒有一個瞥伯喜愛的畫面。

劇本身被歸納在喜劇一類,但當中我找不到半句笑話,只感到各人都受到情慾的玩弄,都走在死胡同之中。看此劇是一個不什舒暢的過程。尤其我對男易服的一向有抗拒,即使是純喜劇演出。

只是看過介紹,創作人 Jill Soloway 是前 《Six Feet Under》的其中一位編劇。《Six》奪獎無數,被譽為史上最佳五十電視節目,是我近年最喜歡的電視劇之一。也是「怪雞家庭」,家庭經營殯儀館,各家庭成員故事不斷發展,但每集有不同的殯儀客人,獨立成章講述不同的生死故事。相信是寫作人夢寐以求的創作架構。相比來說,《Transparent》就覺得是為怪雞而怪雞,似乎是電視業春秋戰國劇鬥下,為求出位之作。



Wednesday, November 5, 2014

三個鄧小平,兩次學運



網上圖原作 dapigu


先來說個天荒夜譚的舉例。


在不久將來,日本用軍事行動宣示她對尖閣諸島領土的擁有權。中、日在南中國海和東海展開慘烈的海空戰。閣下的兒子剛好大學法律系畢業,又考了律師會牌照,但被徵召入伍,參加了保衛主權的「正義戰爭」。由於中國人的同仇敵氣,日本軍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,竄逃回日本本土。日皇宣告戰敗,承認中國擁有釣魚臺,並永不重提主權爭議。

大中華各地區歡呼雷動,各種遊行,慶祝活動不斷。但你卻斯人獨憔悴,不能展現任何歡容,因為你的獨生兒子壯烈犧牲了,屍骨消埋在萬里碧波之中。若你能夠選擇,你寧願不要民族自尊,國家主權。你想追回兒子應有的美麗前程,而拋棄煙海裡凸起的幾片巖岩。


香港出現的「佔領中環」運動,在一開始便使人聯想起廿五年前的六四事件。而隨著運動的起伏發展,我從輿論中漸漸發現不少人開始比對天安門學生和金鐘、旺角學生的平行線,兩者近似的地方太多。當年是遠望,今朝是近觀,對天安門事件的結束方式,可能有新的理解。


要說天安門事件,當然要追溯到鄧小平的開放、改革政策。是學生民智開了點,膽子大了點,打開了 Pandora's Box 的後果。毛去鄧來,鄧小平接手的中國是個回復到一窮二白的國度。當他摸著石頭過河要重建國家經濟時,他的口袋只剩下一毛半分,要吸收外國技術,引入外資大興工業、基建,他只有賭「白頭片」,用他日出產到的石油,鋼鐵,和農產品來支付今天的投資。十年過去,當投資快要見成效時,學生走進了天安門。運動的星火好可能真是學生自發的,但一旦成了波瀾,背後就有不同的派系借勢力鬥。老鄧只知道中國不能亂,十年的時間,金錢,承諾都會化為灰燼,中國將徹底破產。

如果真有平行宇宙( Parallel Universe)的話,那好可能有三個鄧小平。


第一個:解放軍如舊清場,但有其他軍力借開放派之名,掀起全國人民反鄧 。又或者在清場前,已有保守勢力攻擊開放政策令國家大亂。中國重演軍閥割據,全國進入內戰。在周永康、薄熙来倒臺的傳聞中,我們知道野心家可以暗中集結實力,輕易地割據稱雄(他們還未正式與軍方有盟約哩)。天安門事件背後的派系如何角力,真實的史料不知何年月才能浮現,但可以肯定,歷史倒向哪個方向發展,都只差在毫釐之間。這個鄧小平肯定是歷史罪人,既掏空國庫,向西方外資献媚,又殘殺手無寸鐵的學生,再陷中國於萬劫不復的內戰。


第二個鄧小平是個仙人,他既放寬經濟鳥籠,又能用胡蘿蔔牽引開放派,用鞭子壓抑保守派,穩執槍杆子。天安門沒有學生鬧事,開放改革比現實早十年修成正果。年輕人沒有太大政治不滿,下班去飲酒,跳舞,喫葯,造愛,與大部分先進國家一樣,達到了人類進化的最高境界。


第三個鄧小平就是「真實」中的那個鄧小平。當慈祥的鄧爺爺聲望快要超越毛澤東時,他當機立斷跳下神壇,拋下個人威望,不惜雙手染血來保障中國經濟繼續發展。


對,驕傲、無知的學生血濺廣場,但正如你兒子犧牲於「保釣戰爭」中,歷史保障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向前發展(那還只在上帝心情好的日子),總會附帶著多少 collateral damage。


革命家和政治家不同,革命家要有能鼓舞群眾的甜舌頭,朝向崇高,簡單而鮮明的目標獻身。他本人應該是個有宗教色彩的精神領袖。政治家是務實的,右邊腦藏著長遠的目標,但善用左腦*,懂得斡旋各派系利益,並衡量成本,施用權術以達成效果。所以我相信成功的政治家,不會是個道德聖人。明朝中興大臣張居正,在權位時處處得到皇帝支持,大事朝剛與經濟的撥亂反正,達致相對國泰民安。可待他死後屍骨未寒,就被皇上抄家滅族,差點兒要掘墳鞭屍。反映他當政治家時,是個如何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權術家。比較起來,周恩來更接近一個道德聖人,可是他的和稀泥只令他實質上變成助紂為虐。


香港的學生運動即使說有背後勢力作崇,還不是彈丸小地的小噪音。曠時日久後,大不了只會變成法輪功般的 Eyesore。在平行宇宙中的第三位鄧小平,在關鍵的時間作了個痛苦的決定,然後像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般,穿越獷野四十年到達聖土,他領導十三億中國人在最短的時期內脫貧,今天已經超英,指日可待趕美。


希冀見到道德聖人的,仍在咒罵他是天安門屠夫。若真有 Star Trek 中的 Transporter,應該送他們到第一平行宇宙生活好了。

*只是譬喻,最新科學証明並沒有左右腦功能之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