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August 25, 2014

新媒介廣告策略




早年剛踏出校園不久,賺了丁點兒錢,再問父親舉些債,便與舊同學合資搞了份消費品月刊,做其洗廁所,文化人和市儈老闆兼於一身的工作。但那僅是「有潛力」的兼職,還須有正職提供生活費,是年輕人燃燒蠟燭兩端的苦幹日子。

辦月刊依賴廣告生存是我們堅信的道理,所以白天索著領帶、架起西裝扮「老積」權充推銷員,晚上便「牛記笠記」,在酷熱的辦公室做文章、編務、和輪流洗廁所。截版前,有時連女朋友們都要來擔當義務勞動。

那是個古老印刷傳媒的故事,可是今天仍有號稱新媒介的網上刊物走此舊路,則顯然是無知,亦未盡全力,死而不能怨了。

我在約前大半年才發現《主場新聞》,雖然不同意其政治立場,和新聞處理態度,卻頗欣賞其文藝報導和予讀者的開放空間。也轉投過兩篇我博客內不帶政治觀點的文章(也順帶對編輯建議,收緊對讀者投稿文筆的水平)。對此媒介,扣除幕後的政治操作,算是有點認識。

我的職業寫作由遠古時代的《年青人周報》開始。那種廉價印刷,血汗老闆,少許文藝廣告,加上賣紙也有絲毫微利的經營手法,使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。我的雜誌也走此途,但我沒計劃做文化人,我們的廣告前景較廣寬,那時只希望成為成功的出版商人

但以文藝青年為主要讀者的刊物,能吸引到什麼高質素廣告?號稱每天有三十萬人次溜覽的《主場》,讀者背景其實與《周報》相近,不知其廣告部員工,除了政治合夥人外,是敲過哪些企業的大門?他們的 sales pitch 又是什麼?

主辦人常說以 《Huffington Post》 為模範,但 《H》 是綜合媒介,廣告對象由財務至時裝至電玩都可以,《主場》有的只是宅男和憤青。諷刺一點說,吹氣女娃的廣告最適合。

再者,新電子媒介其實並不需要傳統的廣告部。我女兒常看一個澳洲的 《Youtube》 video 博客,是個越裔女子在插科打諢說故事。有報紙說她是全澳最賺錢的 video 博客,估計年入十萬元,那就是資深銀行經理的收入了。她沒有廣告部,更不知觀眾在看她的笑話前看過什麼廣告。我的博客早期也加入了 Google 廣告。憑小貓三數的讀者,也夠捱「老麥」。只後來為了版面美觀,寧願放棄了吃「老麥」。

單是文藝青年這角色是不什吸引廣告商的,但憑 Google 侵犯你的私隱權,就能發現你家中養有寵物、愛好紅酒、鑽研美容、正計畫旅行或婚禮,而能發出相應的廣告。有了 Google 替你代理廣告,媒介本身還需什麼推銷員?我身處異邦的讀者,也能為你的利潤作貢獻。和 Google 是如何合作的我毫不知情,可能折扣什高,但正如音樂商投訴 iTune 謀暴利一樣,一面投訴卻又不忍離去。

《主場》離它的 《H》 藍本,不論內容和水平都有萬丈距離。搞什麼新聞?那全是一兩個編輯閉門造車,搬字過紙,那就是主事者眼高手低。它的真廣告比一些美容,時裝博客還低,那就根本不理解自身的市場定位。自慚形愧地關門還好,偏還要推卸責任於白色恐怖,於知情(市場運作而非政治陰謀)者看來更顯可笑。花了据說幾千萬,犧牲了員工的遣散權,最大的成就,便是組合了一群熱血憤青,和換取了一句「新聞界最黑暗的一天」口號。


Thursday, August 7, 2014

公園攝影遊





最近攝影的手癮忽然比寫文章的強,有時有些觀感想寫點什麼,但年老了,記憶衰退,一丁點的 reference 都要東找西找資料印證,想一下就失掉了執筆的衝動。

可活在悉尼,是個難令攝影愛好者快慰的地方。要古舊建築,則這國家是太年輕了;要摩登都市,則中心的悉尼,在其他大都會前,也只是個兩行鼻涕的小弟弟。風景最吃得開的要算是大漠紅土,那只能待安排好四驅車長途旅行了。

一朝兩天在住處附近走動,要特別挖空心思才會有點頭緒。不過,攝影也像寫文章,不管好壞,只要不停嘗試,總能積累點成績

這裡是離家半小時車程的一座公園,細看是沒什麼看頭,一切陳設都太假。但用點鏡頭技巧,和陽光的角度,效果也算騙到人罷。

上圖以手機拍攝,利用 Nexus 最新的 Lens Blur 為基礎,再加點特別道具,後期則用 CS5。



風景攝影其實最難是時間,要在晨曦和黄昏的黄金時間前準備好一切,成敗就只能擠在那一刻鐘發生。看見很多心儀的風景照,心想:那有什麼難,在那個時間帶我到那個地點,我也拍得不會比你差得太多。

這當然只是伊索寓言中黑烏鴉的對白。

(按下圖像,可放大到 1:1解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