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April 30, 2013

《鄧小平改變中國》近三十年國史





看中國歷史書,唐宋明清的,年代太久遠了,不論歌舞昇平或者戰火屠城,也許被戲曲和電影燻塗太多,總覺有些疏離,加點浪漫。

到清末、民初、內戰、抗日,則是各式的革命黨人頭落地,哀鴻遍野。好不容易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」,怎知站了三十年仍然一窮二白,滿目瘡痍。談這三十年新帝皇統治的書可謂汗牛充棟,文人套用共產八股來罵共產黨 (諸如:打着紅旗反紅旗),竟然成為一種流行一時獨特的文風。

每個人的「有效使用日期」大概只有三十年,新帝皇可毁了多少人的黄金期。可在千秋歲月中,三十年實在太短。中共建國後的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,簡單來說是毛澤東與鄧小平 (鄧沒活足三十年,但影響力遠超於此) 的两朝。後三十年的歷史書,《鄧小平改變中國》(有譯作鄧小平時代)可說是我閱讀的第一本。(讀英文本,是不想找來胡亂删剪的中文「網上版」)

坊間認識的鄧小平,大致僅是他的三起三落,和下令「陸肆」清場。《鄧》書當然有詳盡說明,但更大的篇幅,是他開放國門、推動經濟改革的心胸和推行時苦煞心思。

我個人看歷史和經濟,頗喜歡用身體康病來分析。中國自清末已是百病纏身,一直延至毛澤東竄上天安門後僅「沖喜」了片刻。成長在海外小富社會的人,很難體會在百廢待興,意識型態凝固的十億人口大國中,要推行新政的困難。等如不明白營養不良,剛割掉腦瘤、肺癌的人為何不參加馬拉松。高義也指出,鄧派在改革初期提出的「大膽」指引,在西方社會早已是中學生也懂的常識。

閱讀《鄧》最大的意義,是明白 where China is coming from。高喊反共口號沒有甚麼意義,當毛澤東去見秦始皇 (不是馬克斯) 後,任何蓋世領袖人物跑出來推反共產黨的,只能推中國進入大混亂:(鄧小平的恐懼是) 蘇共犯境;軍閥割據;種族分裂.....看看中東和非洲的「強人」統治倒台後的光景。

有黑白貓理論的鄧小平在最後大權緊握時,是否仍真心傾慕共產主義,傅高義並沒有任何推測。但其實推測也沒有大意義,在既定事實下,也只有體系「完整」而現存、僅存的執政共產黨,在「明君」帶領下,才能有希望在最短時間內,為中國人收復失地。

鑑於國情、歷史,紅旗仍要高舉,但它代表甚麼則不甚了了。現正推行的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」究竟是甚麽,不知有哪位大學教授說得清。要罵共產黨的人,應該不用在共產章節內下功夫了,她僅是一個緊握執政權力的霸道政黨。

其實,在共產陣營國家搞了數十年的實驗,社會主義的實效已有答案;但完全放任式的資本主義,到近年也暴露出它的醜態。而中國在鄧小平開了路後,却有二十年近10%每年的經濟增長,這是任何學派的經濟人都不能忽略的成就。Blackstone Group 的頭領 Stephen Schwarzman 最近便推出三億美元的獎學金,送全球二百名尖子學生到中國清華大學取經。

高義是社會學出身,寫這書是充擔着紀實記者的角色,展示經他剪輯後史料。很可惜,對於中國經濟為何能「超英趕美」地騰飛並沒有細說。

當然,論鄧小平的其中一重點肯定是「陸肆」。高義第一次提到時便指出那是悲劇 (Tragic):向手無寸鐵的示威者開槍怎樣說都是悲劇。《鄧》花了不少篇幅論述整件事的始末,由社會、經濟因素、學生背景,至胡耀邦引發的悼念,到鄧及其他高層的應對、佈置。到後期軍方的行動與示威者的反抗等。

但和一般當年看着電視轉播的海外觀眾不同,高義視那場示威沒有組織力,沒有明確目標,沒有進退計劃,而學生領袖也是急就章的上臺,只靠口號和個人魅力號召。與看着電視機畫面的人,會視那些學生領袖為英雄,被那百萬群眾的搖旗吶喊所感染 (那可能証明多數人都有革命的細胞)。我們啷啷上口的幾個名字,高義差不多沒有提及。

高義嘗試跳進鄧小平的腦袋,會認為個人已撥亂反正,為中國帶來生活生氣、經濟起色,學生運動卻是拖着改革的後脚,阻碍向前。鄧曾表示,他要每年創造出一千萬個新職位,否則中共領導會受嚴重挑戰

起初的戒嚴,還下領軍人嚴禁開火,但豈知欠缺領導的群眾運動,就如脫韁野馬有了自己的生命.....歷史軸輪的轉動,向來都有或多或少被犧牲的無辜者。

在另場合的訪問中,高義引用了十九世紀 Utilitarianism 政治理念的 The great happiness of the great number 來理解鄧。

陸肆」在民間牽起極大怨忿,在統治層造成分裂,在改革開放路上,也因國際間的抵制而放緩。「共產已死」鄧小平能用什麼來維繫民心?聰明的小矮人終於想出了萬用靈丹-----愛國主義。

在民間
對鄧小平的評價,
可能不及他國領導人的來得高,那可是他們都明白治大國的困難。而中國當時是最不毛的最大國。


要認識現代中國歷史向來都不容易,因為一方是歌德,另一方是逢中必反。《鄧》沒有《毛澤東私人醫生》或其他毛野艷史般引人入勝,但這是認真考究的學者文章,你同意他的觀點與否,至少他不用帶上民族意識的眼鏡。

改革開放三十年了,作者在認同鄧的偉大建樹外,也列舉出有待解缺的問題,如貪汚、環保、思想解禁等。至於陸肆」,每年海外還有不少紀念活動,悼念文章,但似乎至今我 (身在海外)仍未看到有治史者,探討陸肆」的其他可能結束方法,在這 Parallel universe 的中國,會是個怎麼模樣?


Monday, April 15, 2013

《林肯》:政治偽術教程






以為《林肯》是傳記片,但原來只是通過憲法修正第十三條,廢除奴隸制的議會過程。

美國是個推行議會政治久遠的國家,不少較嚴肅的政治電影或電視劇,都會有細節的議會政治描述,對外人並非是杯易喝的茶。

廢除黑奴的理由,在今天社會早是沒有爭辯的價值,故此《林》並沒有在意識形態角度上,歌頌解放黑奴的林肯如何道德高超,反而是著重他在技術上,如何竭而不捨,爭取國會通過其修憲。

技術上是包括分析反對黨的議員動向,選區票數的比例等,更甚的是,對個別有可能倒戈的反對黨
議員進行暗中的威逼利誘,利益輸送。國會內扯謊否認有南方議和代表交涉。在最後關頭,還由林肯親自夜訪,或是訴之以情,或是拍板事成後的包單。


我覺得最傳神,或者是最反高潮的,是通過修憲的那天,賓州共和黨議員,由 Tommy Lee Jones 飾演的 Thaddeus Stevens 返回家中,對黑人(其實是黑白混血)管家兼情人,遞上議案文本,說:

The greatest measure of the 19th century, passed by corruption, aided and abetted by the purest man in America.

在一輪對白後,黑人愛人同志拿著文本(搞笑只是單紙一張)說:  This is enough, it is more than enough for now.

賓州議員床上論政


由 "for now" 至廢除 Segregation 是多少年?再等到選出黑人總統又是多少年?

Tuesday, April 9, 2013

看《葉問》的美指和攝影



喜歡製造視覺障礙的攝影

甄子丹主演的兩套葉問,其實改了對白中的稱呼,你可以看成是少年黃飛鴻,又或者霍元甲也大同小異。至於王家衛的葉問,則其實是黃問、張問、李問也無傷大雅,導演只想說一個他電影中,永遠說不完的愛情故事(不明白為何要花十年研究)。


不明白邱禮濤的葉問為什麼叫做《終極一戰》,除非是要在電影市場上定位,表示這是可見將來的最後一套葉問。
由熱血沸騰的甄子丹,到情意綿綿的梁朝偉,到........牛頭角順叔式的黃秋生,可能是最近乎史實的葉問,但也將「葉問電影熱」回終極的 R.I.P.了。
太多人談論電影葉問了,我試從另一角度出發。對於王家衛的《一代宗師》,不論喜惡,多數人的意見是:攝影十分美麗。我覺得《一代宗師》與《花樣年華》的攝影風格很近似,同樣採用很多長攝鏡,大特寫的人物在呢喃、絮絮不休。《花》的長攝鏡可能始自節省佈景的原意。長攝鏡輕易將人物貼在狹窄的背景上:長階梯、街燈下的磚牆、局部的行人路等。如果是小本的 Art House 製作,不單是省錢的妙計,也可建立出獨特的視覺風格。


大頭再大頭再穿過窗花大頭

《一》是十年籌拍,粒粒天皇巨星的傾本之作,而它仍走長攝鏡風格,而且相當沉溺。除了打鬥場面和部份外景,差不多都用上長攝鏡,並且不時在人物與鏡頭間加插了屏風、燭光等「礙物」,使人看得相當疲憊。這等於在雜誌版面設計上,花巧的標題:可以是不同字樣、不同顏色、套上圖片、甚至fade in/fade out 來配合內文主旨,但當長內文也不懂收手地用這些花巧,便造成閱讀的障礙了。當《一》在密集的長攝鏡後,來一個廣闊而高調的出殯外景,我的視覺頓然舒坦了。




張叔平的美指,只在角色的衣飾和化妝上而弱在佈景,個別畫面可以美艷絕倫,但整體美指和攝影而論,我則認為不單是矯揉做作,而且是過於懶散。
《一》懶散於佈景,《終》則花了不少心思在此。差不多是整條街搭建出來,而居室內的擺設也相當繁瑣、細心。我年輕點時在南加州,差不多有一次機會,拉衫尾跟一美指朋友參與一電影工作。我們討論起《Joy Luck Club》的佈景,我說哪有華人移民那樣「鬼佬眼中的中國」化居室佈置。他說,陳設不怕過於堆砌,因為最後在銀幕上,效果會大大 Discounted。誠然。
故此,《終》的美術指導肯定下了重功夫。可惜,其效果是只有其形而無其神。看看大夥的服裝,都是考究縫製的,但也看出是剛下車衣機,熨衣板的光鮮、筆挺。走到街上,水泥地和牆壁都是乾淨溜滑。全部佈景都很.......佈景。《終》故事雖然平淡,是反「葉問終極高潮」。但它有著《歲月神偷》的影子,是我成長的年代:舊巴士、大笪地、警察服裝、天台宴客、和我祖父每天夾在指間的手捲煙等,原來單是懷舊已值回票價,可惜就恨鐵不能成鋼。

雪白的街道雪白的文化裇



Wednesday, April 3, 2013

勉勉強強捉拉登--Zero Dark Thirty





看這套電影前,只知道是捉拿拉登的故事,導演前作是奧斯卡得獎作 The Hurt Locker.

但看後則滿腹疑團,如果真是基於史實,為何一個如此纖纖女 CIA 調查員,躲在資料庫內鑽,就有比占士邦更大的威力?如此國家英雄,為什麼又不見經傳(至少在捕殺行動後出點小鋒頭)?我對女中豪傑向來有特殊興趣,於是做了點資料捜集。

發現片中女主角 Maya 竟然是個虛擬人物,好聽一點,用制作者的解釋,她是多個女特工的混合體。很多電影都會用上「基於真實事件」為宣傳。但這套電影的英語宣傳是:史上最偉大行動,追捕世上最危險的人物!而觀看時又頗有真實感,我會祈望 Maya 是個真實的人物,最多為求戲劇效果,而加插些性格上的枝葉,和情節上的峰迥路轉。

話說導演 Bigelow 和編劇 Boal,在 The Hurt Locker 之後,正構思另一套中東戰事電影(暫名 Battle of Tora Bora),主要內容是講美國在 911 之後,揮軍直入阿富汗偏遠山區 Tora Bora,要捉拿相信是藏於當地山洞中的拉登,失敗的結果顯然已成歷史。但當該片開拍如箭在弦之際,竟傳來緝捕/獵殺拉登行動成功的新聞。

一盤冷水完全潑熄了原來計劃。但他們表示,由於捜集來的資料,建立好的線人,和籌拍的預備都可以 Recycled ,於是偏轉一點原來的航道,就拍成了 Zero(我則認為他們是要不浪費已投下的資金)。

史實性, Zero 令我(事後)相當失望,而單以電影而論也相當平淡。女調查員Maya,作息也浸淫在有關拉登的大堆檔案中,就是單憑她的推斷和直覺,加上堅持到底的信念,最終發現了拉登的藏身之所。以戲劇性而論,那就是太單向的發展。而以介紹女CIA 調查員,追查中東恐怖分子的情節,則已被有線電視的大熱
作 Homeland (我是追看者)喝了「頭啖湯」,再沒有什麼新鮮感了。當然,以電影的製作投資,Zero 的現場感和真實度是遠超了 Homeland。最好你不是 Xbox 射擊遊戲迷,否則最後那場夜光鏡狙擊,就實在是老生常談而成反高潮了。


如果 Tora Bora 拍攝成功,我們可以預期電影會有顯著的政治立場,例如評擊布殊和軍方的行動和動機。但故事由「捉不到」突然變成情不由衷的「捉到」,可能已令導演方寸大亂, Zero 只是一部平淡得很的占士邦片,僅在逼供部份引起一點輿論 (天真的美國人真認為不用刑可得口供?)。

Zero 不能令美國人反思半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含義,相反地,它在為美國情報機構做廣告:看我們的高科技,高水平 CIA ,和我們的船堅炮利,你跟我們過不去,我們一定會捉到你。